第245章 权 利分离(1 / 2)

大汉有活爹 长夜天高 5514 字 3小时前

第245章 权 利分离

正是因为朝廷在各行各业都伸出一只脚踩在规则上,才能凌驾于各个行业之上,成为上层阶级。

黄霸这麽短时间就看穿了规则制定的本质,很厉害。

但还是差一点。

黄霸有了思路之后,就开始思考,有了线头之后,就很容易抽丝剥茧了。

很快,黄霸对于这件事情的领悟,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实际上,教育的过程,就是利用的过程。

但是,要利用,不能拿来就用,拿来就用的只能是粗糙而不堪大用的东西。

精细的东西,需要调教,甚至雕琢。

才能用得顺手。

现在的技术性大商人们手握技术,放出来是为了雕琢选拔年轻同行,加以利用。

他们自己虽然厉害,但是人脑毕竟有限,能走到现在的这一步,都几乎可以说是有运气成分了,很多发明都是靠九成的努力和一成的运气好给搞出来的。

而收揽人心后,自己的人够多了,自然就能搞出更多更好的技术。

而朝廷何尝不是在利用大商人们。

大司农何尝不是在调教在雕琢大商人们。

大司农是在教大商人们做事。

转念一想,黄霸明白,大司农想要用自己这把刀,现在正在磨刀。

黄霸没有遗憾,没有失落,而是很兴奋,兴奋能够成为霍海的一把刀。

不是谁都有这个资格的。

想到这里,黄霸看向了霍海:「大司农……您跟光禄大夫是……商量好的?还是?」

霍海:「你说呢?」

黄霸:「不像是商量好的,也许是兄弟间的默契?」

其实,这些事情,在现在这个阶段,根本没有展现出来的必要,也没有可能展现出来。

如果不是霍光主动跳出来的话,那霍海的六年义务教育就会埋下一颗雷。

霍光主动跳出来,恰好就是在做披萨之前就讨论『披萨能不能放菠萝』。

这个行为,其实不就是在制定规则麽?

为什麽作为反对方,做的事情却居然是帮主动方制定规则?

那除了霍海霍光是商量好的之外,还有什麽可能?

难不成是霍光敏锐的发现了霍海提出的六年制义务教育的缺陷,所以利用这个机会给自己制造政治财产?

想到这里,黄霸又觉得,不是不可能。

不过,黄霸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多思考,而是继续思考推进六年制义务教育。

就算这件事情的正反面目的都是为了架构规则,自己作为大司农府衙的官员,自己应该站稳立场。

至于博弈的目的是什麽,和自己没关系。

霍海收起了手里的活儿,看到黄霸在写公文,而且是写推进六年制义务教育中,细分的有关于如何设置教师待遇体系的细则。

霍海很惊讶。

黄霸这麽年轻,居然分得清做事儿的主次?

不错。

很多人做事情,是没有脑子的。比如知道了杀猪是为了吃肉后,就不好好杀猪了,心已经是自己颠勺的模样了。

却不知道,那杀猪的,那做菜的,不是同一批人。

这杀猪杀不好,到时候吃肉也没你的事儿。

现在黄霸就算知道杀完猪后,上来的是国宴厨师做菜,也丝毫不影响他按部就班的刮猪毛。

等黄霸把手里的事情做完后,走了出去。

霍海才看向了刘鸿坪。

刘鸿坪做霍海的秘书已经几年时间了,已经养成了默契,看到霍海看过来,刘鸿坪就立刻会意:「大人,现在这个时刻,无论大人是如何和光禄大夫谋划的,这消息传出去,别人信不信,都并不重要。」

「我们应该把舆论的关注重心冲散,让普通人关心其他事情去。」

霍海:「哦?为什麽?为什麽要让百姓去关注别的事情?」

刘鸿坪:「现在的舆论对大人您是不利的,现在坊间有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但凡任何事情一出来,就会有人出来说这事情是您的谋划,最后会让您获利。」

这是好是坏?

这形成了一种霍海在背后控制整个大汉的感觉。

事实上这描述就是错的。

霍海是在拉动大汉这匹马车,走向自己的方向,而不是坐在背后操作提线木偶。

霍海手指敲打桌面:「有没有办法让这种舆论被打散。」

现在霍海不再是当初那个年轻人了,如今的人,对于霍海,那叫一个讳莫如深。

任何简单的事情,在普通人看来,就是霍海富有深意的神之一手。

哪怕霍海出门吃个饭,也会被人理解为霍海要推动这个街区的发展,或者这种饮食的发展。

仿佛霍海无所不能。

刘鸿坪:「如果真要让普通人消除这种认为您无所不能的舆论氛围,就应该让大家看到您并不是无所不能。」

「眼下只有一件事情能证明这一点。」

霍海好奇:「什麽事情?」

刘鸿坪:「北平,董偃。」

提到这个名字,霍海的回忆回到了好多年前。

当时董偃和霍海发生矛盾。

准确的说是霍海为了提高大汉贵族们的道德水准,坚决打击窦太主的情人董偃。

刘彻打击了十几年的贵族那一堆破烂事儿,也不如霍海对着皇家最有权力的女人窦太主发难效果好。

当初霍海宣称自己封侯后就要杀了董偃,把爵位舍弃不要,也要砍死董偃。

于是董偃想要先下手为强,先封侯。

结果却连续错过了好几次封侯机会。

结果,霍海攻打匈奴,一战封侯。

从此以后,董偃再也回不来了。

他回不来不要紧,只要窦太主死了,一切就结了。

结果就是,因为霍海的原因,大汉的医疗水平飞速提升。

这几年过去,医生们甚至已经搞定了麻醉剂,乙醚,一氧化二氮,硝酸甘油,都已经出现了。

如今长安最顶级的医院里面,已经掌握了真正的开腹手术了。而不是以前治疗阑尾炎时那样,头顶套个大钟,锤子一敲。

虽然之前也有一些中药可以吃了后达到一定的安定效果,但那不能完全对抗太过强烈的疼痛。

因为医学如此发展……窦太主远比历史上活得久。

这位本来就是皇室中的超长待机,刘家本来就有这种基因,加上医学发展,直接让窦太主死不掉了。

本来,有霍海拦着,董偃绝无可能进灞陵,如果窦太主死,董偃一定会更早死,而且尸体来不了长安。

窦太主自己都很清楚这一点,这几年都没见过董偃。

但,如今窦太主依旧还活着。

不止窦太主活着,陈阿娇也还没死!

只是,陈阿娇已经飞速的老了。

再也没有重新出来的可能。

没有孩子的陈阿娇,最终变得平和了,听说这两年爱上了养猫。

要是刘鸿坪不提起的话,霍海几乎把董偃给忘了。

「董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