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有限空间(新年快乐!)(1 / 2)

大汉有活爹 长夜天高 5361 字 3小时前

第244章 有限空间(新年快乐!)

「人家霍光也有理由说的,别人教的都是什麽书,你这些又是些什麽书?你这六年义务制教育国家免费教,是有道理的,但是人家教的东西那麽好,不是谁都能学的,收点学费怎麽了?」

霍光提出教育收费化,私有化,是有很多人支持的。

自从梅黑夫写书开始,商人丶工人写书就很正常了。

而从科学报推出开始,科学类书籍的出现,就不奇怪了。

这麽多年过去,科学报合订版年刊都已经出了这麽多本了,更不要说专业领域的书籍了。

从《母猪的产后护理》到《丝袜编织技术》,什麽行业还不能出书了?

你别看这些书名字听起来不咋的,但可是实打实的贵!

那些普通的学习新学的,真要是临时要说找个工作,无非就是帮人写信读信,或是去做帐目简单的店铺的帐房什麽的。

真要找高工资的工作,那还要学习的。

而深入学习的各种技术,不少都是有核心技术门槛的。

而这些核心技术,大多写在各种各样的书上。

甚至于,很多书的价格高到离谱。

目前儿童六课合订版,价格差不多是十来大钱的样子,如果是旧书,两三大钱也就买到了。

但《钢制木工工具加工工艺》这样一本书,市价是,五万五千大钱一套。

不只是贵,还写的特别拗口,特别复杂,光是买一个单本,你不见得看得懂。

这些人已经有了知识付费的思路了。

而书,是摆在那儿的谁都能买谁都能看,甚至可以租用,长安现在不是没有藏书楼图书馆。

但有些东西,不亲耳听,光看书是看不会的,没有实操过的老师傅教,听都听不懂。

甚至有时候,老师傅教也没用,必须手把手带。

这些,都是教育产业。

这些产业代表的是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也就是所谓的精英。

因为除了他们之外,谁还能写出这些书?谁还有资格为人师?

所以,霍光提出来的教育商业化,迅速得到了支持。

别看普通人还看不明白,但这些各行各业精英,可是掌握着话语权的。

不说别的,普通人有资格在大汉日报上发文章?

但各行各业的精英们,可都是专栏板块的老手了。

他们当然是要发声支持教育商业化。

而且,声量特别大。

大汉日报,霍海也看,看到满是为教育商业化站台的文章后,霍海把报纸贴在了大司农衙门的公告牌上。

路过的人,都以为这是什麽新命令,都跑去看。

然后才发现那就是报纸,自己一开始没看错。

看到这些文章,他们也搞不清楚霍海是什麽意思。

但,毕竟还是有人才的。

黄霸很快就会意,发表了一篇文章在大汉日报上。

作为第二届科考的状元,黄霸可是很出名的。

第一届的时候,考生少,参加的长安普通人多,所以居元很有传奇性,却有一点说不上是全国最厉害的考生,因为当时的产考人员的确不是举国而来的。

而第三届的状元,年龄不小,小三十才考上。

黄霸呢?黄霸作为第二届的状元,至今才不到二十岁。

几乎是每个新学老师教育学生的榜样性人物。

黄霸加入新商改后,很快就来到了大司农衙门任大司农中郎,霍海曾经夸奖黄霸『你不是黄霸,你是学霸。』后来学霸直接成了夸所有读书厉害的人的标准词汇。

黄霸愿意写文章,当然很轻易就刊登在了大汉日报上。

文章叫做《如果教育商业化》。

黄霸的文章没有答案,全是问题。

【如果教育商业化,如果九年前还是少年的大司农霍海的白纸价格是一万大钱一迭,今日大汉是怎样?】

【如果教育商业化,如果当年新学不是免费教给良家子们,新学能否在长安传播开?】

【如果教育商业化,如果新学小学入学学费高达一万大钱,如今大汉能有多少读书人?】

【如果大汉没有那麽多读书人,会不会有如今这麽多书,会不会有人站出来支持教育商业化?】

【如果大汉没有那麽多读书人,会不会有那麽多新研究成果,会不会有现在的科技昌明,经济发达?】

【如果不是经济发达,会不会有教育商业化?】

【如果不是科技昌明,谁需要去读书?】

黄霸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问满了一整篇文章。

每一个问题,答案都是一定的,看的人既然看得懂问题,就该知道答案。

一整篇的问题,把同期的给教育商业化站台的人的全部文章,都给压住了。

看报纸的新学学生们也回过味来了。

一开始,精英们的说法是,他们搞了很久才搞出的研究成果不应该免费教,他们辛苦这麽多年,吃了这麽些年的苦,才搞出了成果,如果免费教,那算什麽?

那学的人以后自己搞出了了不起的成果,却依旧穷困潦倒,岂不是白学了?

从学的人的角度看,这个说法很有市场。

学的人,谁不相信自己能崛起?谁一开始学,就觉得自己肯定学不会?

既然觉得能学好,那学的人虽然还很菜,但已经幻想上自己成了一方大佬的日子了,他们自然想着这种权益的确该保护。

这种思维,和农民工人孩子读了两天书,把自己当文人士族是一个道理。

但也有不同之处。

这个说法的确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但是,在黄霸的问题之后,这一切就不太一样了。

从目前来看,大汉能发展到今天,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霍海把自己的东西,免费或者超低价格的公布给大众。

但就算是超低价甚至免费,霍家依旧成了举国最富的人。

所以,为什麽呢?

有些聪明人,从黄霸的问题里,看出了答案。

实际上,精英们把书订成什麽价格,都不会少赚。

把书订成一万大钱一套,无非就是买的人少一些,贵一些,总共是赚那麽多钱。

订成二十一本,一套十本,一共二百大钱,便宜些,买的人自然就多了,总共还是赚那麽多钱。

那麽,教育商业化的本质是什麽呢?

是控制从业者人数。

就比如木工工具生产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工具为什麽要这麽设计,设计成这样是为了实现木工哪一种工作哪一种技术,设计成这样需要什麽强度的钢材,使用时有什麽脆弱的地方,容易断开,钻头角度是多少更容易钻入木头,多少角度又最不容易断裂。

如果不懂这些,光是看了一把木工工具就去学着做,做出来基本上是不可能能使用的,就算能,那也是很快就会坏掉的。

如果不买这本书,基本不可能自己生产木工工具,如果买了,就可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