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赵崇光自愿放弃登顶的机会,渊帝对他虽爱屋及乌,但难免有疏漏之处,别的人依旧没打算放过他。
那些人不见得他好,不想自己顺利长大,更不愿看见赵崇光成才,那么就该活得比谁都好才是。
就磕磕碰碰地活着,他起小随众兄弟听太傅教导,在武学方面显得尤为笨拙,太傅安慰他说他不是嫡长子,不需要文治武功兼备。.c0m
渊帝赵寂渊虽然并不亲自教导皇子们读书,但时常会把他们叫过去谈心,甚至朝中的事情也会略有提及。
按照渊帝的意思,儿子读书再好,要成了呆子纸上谈兵也没用,都要拉出去狠狠操练才能有用。
在诸多兄弟看来,赵崇光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关上门来一心只读圣贤书,安心做个闲散王爷才是要紧事。
赵崇光从文不从武,已经让很多人的心放回了肚子里。
文文弱弱的皇子,最多在翰林院兼任一个文职,更无需说他是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所出。
渊帝的嫡长子能文能武,又有世家做靠山,就算赵崇光拼死拼活争夺,也决计不能翻出什么风浪来。
爱子如杀儿,最受宠的皇子就是皇帝手上的小猫小狗罢了,渊帝指着他去哪里,赵崇光就只能去哪里。
到之后的摄政王把持朝政,自然是让他往东,就不敢往西,所有人都觉得小皇帝是个废物。
但是别忘了,著书养士,永远都不会是心无城府之人,如果赵崇光从头到尾都是安分守己,关上门来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话,那么他就不会做出豢养三千死士的事。
这么多年有人进献谗言,摄政王仍对他猜忌颇深,时不时更换宫中人手和朝廷重臣,只允许赵崇光身边留下十几个侍从。
面对这个近似苛刻无礼的安排,他并未表露出任何不满,依旧安心当这个挂名皇帝。
却没想到身边还是混进了别人的眼珠子。
赵崇光从起初的难以置信,到冷眼看他们被处置,已经习惯了被监视的感觉,却又不甘心一辈子都久居人下。
他隐忍谋算了很多年,踩踏着无数人的尸体,这才得以翻身当家做主。
后来赵崇光才知道,原来寻常人家的孩子生了病,父母是会全程陪伴哄着孩子,喝完药还会给孩子甜甜的蜜饯去苦,似乎父母之爱是天生的、本能的、自然的。
汤药之苦与从前经历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赵崇光看着手中的蜜饯,一缕甜意不自觉从心田滋生出来。
元槐抬起手,打了个手势,比划道:“你的头疾好些了吗?”
赵崇光含着蜜饯并不开口,只是垂睫看了她一眼。
元槐的喉咙还未好全,说不了太长的句子,手势却打得炉火纯青。
几天的相处,他已经能够看明白她的手势,知晓她想要表达的意思。
赵崇光含笑摇头:“要元侍医的亲亲才能好。”
元槐闻言,才进行到半途的动作瞬间停住了。
他竟能说出如此轻浮的话,因为夹杂着一丝打趣,让人察觉出些调情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