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桐这两天的销量还可以,比她跟着苏忆安的时候挣的要多,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她也是。
就差在家引吭高歌了。
杜营长安静地吃饭,等三个孩子回了房间,他开口问道:“这是有什么喜事吗?”
“吃你的饭吧,不用你管。”
“果然长本事了,听说你开店了?我媳妇悄不息地就开了家店,我还不知道,真厉害。”
秋桐拍了拍桌子,“小点声,你是怎么知道的?”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开店的钱从哪里来的?咱家可没有这么多钱。”
秋桐躲躲闪闪,“花不了多少钱,家里的八百块钱够了。”
“别胡说了,租房子、装修、买锅灶、买燃料、雇人、买下水的钱,八百根本不够。你跟我说实话,我不能让你犯错误。”wap..com
“你可真烦人,我跟别人开的,人家出钱,我就出技术,还能叫人骗了不成?”
“你这叫挖人家墙角,叫不地道。”
“可拉倒吧,你知道她一天挣多少钱吗?凭什么她吃肉,我喝汤就不行?自己不能挣还不让我挣,活该你穷一辈子。”
杜营长也生气了,“好好好,有你哭的时候,到时候别回来求我!”
秋桐现在还没有意识到,她就卖个熟食,还能有什么危险。
一晃到了开学的时间,苏忆安送叶子去上学。
苏忆安的两瓶麦乳精两瓶好酒没有白送,副校长亲自安排,把叶子分到了一个较好的班级,班主任是个三十多岁的女老师,二班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
叶子头两天还拘谨,过了两天就熟悉了,适应良好。
苏忆安决定回沂东办转学手续。
手续齐整,又是几百里赶回来的,学校也没为难,很痛快地放人,老师还把课本发给了苏忆安。
苏忆安把家里的钥匙给了大伯一把,下雨阴天的过去看看漏不漏雨,时间久了开门放放风。
苏大伯想用院子里的猪栏养猪,苏忆安也答应了。
两个堂哥小日子过的还行,在苏家村也算中等偏上吧,只有苏忆红的婚姻遭遇了一点变故,叶思远差点成了“陈世美”。
还得从知青回城说起。
年底不是大批知青回城了吗?叶思远的爷爷也想让他回城,弟弟妹妹都长大了,爷爷老了,婚姻嫁娶得他这个当哥哥的操持。
叶爷爷拼了一张老脸,去老东家求了一个入厂名额,然后就是写信让孙子回城。
没有回城机会时,叶思远真做好了扎根农村一辈子的准备,老婆孩子热炕头,还有一个代销店,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还是很满足的。
可一旦有回城的机会,叶思远又不淡定了,在城里有固定的工作,比农村繁荣,又是自己的出生地,故土难离。
苏忆红已经做好准备了,从恢复高考开始,知青离婚参加高考这一类的事就时有发生。叶思远也是城里人,换作是她,抛夫弃子她也有可能做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