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3(1 / 2)

钟洺和詹九各留了一份礼,送给钟洺的是一匹暗纹绸, 一匹花软缎,皆是自江南运来的上等货, 另有两枚玉石吊坠,一为葫芦, 一为如意。

钟洺不太懂行, 但也知凡是好玉做的东西必定价格不菲, 他?推辞不受,常敬和常超却说是特地备下,留给钟洺与苏乙将来孩子的。

送走?此二人, 钟洺和詹九都有些伤怀,实在是山长?水远, 尚不知还有没有再见的机缘, 有人相见生厌,有人一见如故,况且一起捉过贼人、上过公堂,姑且也能称得上生死之?交了。

晚上归家, 将各色物件摆出让苏乙来看过,玉坠拿在手,实让人不敢乱动,生怕磕了碰了。

“都说人养玉, 玉也养人, 咱们就依两位大?哥说的,好生留着,以后给孩子戴, 这东西能戴一辈子,还能传家。”

水上人花个几?两打个银物件,就觉得极奢侈了,金玉之?物哪里见过,今日一瞧,果然温润生光,教人移不开眼?。

这等值钱物件钟洺和苏乙是不舍得自己用?的,还是留给孩子最好。

无论是葫芦还是如意,都自带好意头?,生的是小子还是哥儿都合宜,可?见常家兄弟是花了心思的。

“咱们若得两个孩子,正好一人一个,再多也不怕,当爹爹的到时给置办。”

“你想?得倒远。”

苏乙笑?看他?一眼?,将玉坠轻轻放回木盒。

“这两匹料子实在太好,莫说咱们是水上人,就是乡里普通人家,等闲也穿不得这等料子做的衣裳。”

绸缎金贵,不说麻布,一匹普通棉布的钱都买不到一尺绸子,之?前黄府给的绸子布还只是素色绸,这回常家兄弟留下的却是有暗纹的提花绸,

缎子则比绸子更结实些,也更贵。

“我揣度他?们也应当知晓这道理,赠给咱们,估计是想?着即使不穿,也能拿去换钱或是送人,总比直接给银子来得好。”

在常家兄弟眼?中,钟洺和詹九与他?们两个是过命交情,“平安”二字千金难换,既日后或许不会再来九越,那就一次把人情还尽,省的良心不安。

“那这两匹料子就不动了,我扯几?尺细布裹了放好。”

绸缎细滑,手上有点茧子倒刺,一摸都能勾了丝,可?不得好生存着。

“我回头?也再去买些防虫蛀的药粉撒箱子里。”

钟洺看了看自家衣箱道:“我听人说用?樟木做的衣箱最好,放多久都不怕虫蛀,等着咱家也再添一口,现在东西多了,原来的都不够用?。”

最早他?们家三口衣箱,一口是以前钟洺爹娘留下的,另一口是苏乙成亲嫁过来时新买的,都不算小。

他?们本来衣裳不多,又因九越四季温暖,最厚的衣被也厚不到哪去,两口箱子绰绰有余。

现在家里却是存了好几?匹料子,新裁了几?套衣裳,摞在一起便显局促。

“我发现自从搬进水栏屋,家里的东西是越来越多了。”

两人合力把摊开的料子收回,苏乙道:“以前船上地方小,家家户户能用?的东西就是那么些个,现在光多多的猫窝就有两个。”

多多入冬后新添了个添了干草的布窝,那阵子天冷它就换到布窝里睡,最近天渐渐暖起来,回来时钟洺看见它又转去贝壳窝里躺着了,和人一样,知冷知热。

贝壳窝里也铺了布垫,倒是不凉,它还知道把苏乙缝的小鱼玩具叼进去抱着,看着怪喜人的。

“那是从前没条件,但凡有了条件,谁不想?过得更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