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眼皮囊,他身边没有亲近的人,东宫的内殿鲜少会有宫人走动,太子喜欢清净,他的身边最多黏着一位公主,但只有第三个人在场,公主依然遵循纲常保持距离,太子是储君,公主也是他的臣子。
于林很少见到太子,他有了一间宽阔的屋子,和半个自由身,一个月,他在循规蹈矩地在武师父手里练了这么长的时间,才重新去到那间院子。
太子就坐在屋檐下。
于林见到时,眼睛一愣。
太子没有戴冠束发,身上就一件单薄的衣裳,披着身绣着玉莲的外衫,他散漫地坐在那里,眼睛依然是从高处俯视着他,却仿佛在低吟吟地笑。
这并不是宫人口中的太子。
“来吧。”姜皖冲他招手,丢给了他一把木剑。
于林与公主用木剑比试了一场,公主的剑还未抵在他的下腹,他的剑已经横在她的脖颈前,他的剑更快更狠,公主败了。
于林扣下剑,朝太子跪下请罪,“殿下……”
“你该换个称呼了。”姜鹤年在这时,站起身,他脚下甚至没有着靴,踩过木板,拖着衣袍,走到了他的身前。
太子的手落在了他拳头上,将他从地上拉了起来。
“那奴该称什么?”于林问,他抬头,撞上太子的眼眸。
姜鹤年道:“你是孤的人,自然该和东宫里人一样,唤孤一声主子,在孤的面前,称臣便是。”
于林正怔愣着,手心里就多了块儿物件,姜鹤年给了他一副腰牌。
于林接了牌子,心中却有些不解,“主子为何会选我?”
“你不该问孤。”姜鹤年的目光凌厉地扫向他,他的声音也是冷的,“要是接不住孤的东西,尽早弃了吧。”
于林顿时皱紧了眉,抓着腰牌的手也捏成了拳头,他立即跪下磕头谢恩,铿锵有力地喊道:“臣,谢主隆恩!”
主子的衣袍从眼前掠过,在远处顿住:“身为近卫,还不随侍奉孤左右?”
于林探起身,默默跟在主子身后,他正式成了东宫太子的近卫,与太子随行。
主子面见王上,他于殿外等候,主子批阅奏折,他便守在屋外,有时,主子会叫他入殿中。
他在东宫度过了一载,也慢慢发觉,主子不爱待在殿中,他更喜欢在夜间在檐下乘凉,坐在红木搭建的长廊上。
东宫有万卷书,千金画,姜王要他协同处理朝政,他会在殿中点一盏灯,于几案上读书,批阅奏折。
主子有时会朝他说上几句话,可于林不识字,没读过书,对朝政发表不了什么见解,主子知道后又给他叫了位文师父,还会亲自教他几个字。
主子贵为太子,姜王爱之,朝廷重视之。
于林也习惯注视着他,但却总觉得,只有当他脱去荣冠,脱去太子朝服的时候,神情才是最真切的。
他不是画卷中的神仙,不是宫人口中的圣贤太子,他习惯权势,心一定是狠的,冷的。
于林总是试图窥探那皮囊下真正的人影,因为他时常困惑。
主子在殿外时,总是望向院中那棵光溜溜的树,那树枝都探出了宫墙。
他到底在看什么呢
直到那树的花开,于林才有了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