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罪犯来说,这种眼神犀利且充满压迫感。
「帝城的卷宗还没有传过来,先看看宁城的吧。」耿建清指了指放在桌面上的文件。
「好的。」陈益点头,拿起厚厚的文件翻看。
他看的很快,重点放在了侦查活动材料上,其中包括侦查报告丶侦查笔录丶勘验笔录等等,它属于刑事卷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陈益了解宁城案卷宗的过程中,耿建清没有闲着,开口道:「大部分系列案件中,嫌疑人具备共同的心理特徵,比如孤独感,自卑感,愤怒和冷漠等,这些特徵在童年形成的概率极大,受虐因素所占比重较高。」
「从帝城案和宁城案看,凶手性格极端冷静,具备高度的计划性,所选择的对象皆为二十岁到三十岁年轻女性,但却没有虐待和性侵,说明他没有攻击性人格障碍,基本可以排除反社会犯罪人群。」
新????书吧→
陈益一心二用,一边听耿建清说话一遍翻看卷宗。
耿建清继续开口:「我们从犯罪人群大范围开始说,犯罪人群中,具备危险人格的占据百分之四十,具备危险心结的占据百分之六十,危险人格分为先天和后天,先天就是反社会,刚才已经排除,后天就是经历形成的犯罪人格和缺陷人格。」
「危险心结,有意结类,知结类,情结类。」
「我没有找到帝城案和宁城案的共同点,陈益,你觉得凶手属于哪一种?」
陈益:「当然是缺陷人格或者意结类危险心结。」
危险心结是犯罪心理学的重要课题,意结的是犯罪遮掩,知结是犯罪偏执,情结是犯罪随机。
知结类危险心结是嫌疑人在认知上非常偏执,自己认为不对,也认为受害者不对,偏执的去寻找行为的合理性。
知结类系列作案,受害者往往具备高度的特徵相似度,比如相同的职业,相同的行为,相同的爱好等等。
举个例子来说,知结心理嫌疑人讨厌医生,那麽他的作案对象就都是医生,讨厌家暴的人,那麽他的作案对象就都是家暴者。
情结类心理的嫌疑人性格孤独内向,作案过程有着变态性,这里所说的变态并非作案手法的残暴,而是动机上的无理由,受害者往往非常无辜,和反社会心理高度相似。
陈益倾向于意结类,原因在于意结类系列犯罪中的受害者无明显共同点,且动机难以分析,这就是意结的犯罪遮掩。
不是主动遮掩,而是被动遮掩。
对嫌疑人来说,他有作案的必要理由,但对旁观者来说,这个理由可能难以理解,令人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所以很难去揣摩。
既然耿建清说没有找到帝城案和宁城案的共同点,那麽意结类心理的可能性最大。
一个大学生,一个全职妈妈,一个银行的职员,除了性别相同年龄相仿,其他的都对不上。
因此,凶手的动机非常隐秘,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找到。
耿建清点了点头:「我也是这麽想的,帝城和宁城的案子无法找到关联,那麽阳城刚刚发生的这起命案,也就很难有所收获了。」
陈益问:「耿叔,帝城案的凶器锁定种类了吗?」
耿建清:「没有。」
陈益:「有怀疑方向吗?」
耿建清:「这倒是有,刮刀,油画用的刮刀,因为受害者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是美术类,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刮刀和凶器很像只有细节上的区别,但是刮刀是杀不死人的,更无法造成刺创伤。」
听到这里,陈益下意识往前翻阅,耿建清看到后说道:「不用找了,毕雪兰不懂美术,真要往上靠的话,只有她女儿周雨梦在学画画,但学的不是油画,这要是联系起来,过于牵强了。」
陈益动作停顿,确实很牵强。
「你有什麽想法?」耿建清问。
陈益开口:「没有针对性的职业,没有针对性的过错,从作案动机看,那就只能是掠夺。」
耿建清:「无性侵无财务丢失,掠夺什麽?」
陈益放下手中文件:「我要是知道就好了,耿叔,地域跨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这给我们侧写凶手画像带来了依据。」
耿建清表示同意:「没错,第一起命案在帝城,第二起命案在宁城,第三起命案在阳城,我们并没有锁定嫌疑人,因此不存在嫌疑人逃走的可能,他出现在不同的城市,肯定有原因。」
陈益顺着思路往下说:「比如,他的职业需要全国各地的跑。」
耿建清点头:「嗯,还有就是作案周期,有动机驱使着他两年内必须杀人,到了杀人时间后,他刚巧在哪个城市,就会在哪个城市物色目标。」
陈益:「物色目标的依据是年轻女性,再缩小范围的话……好像只能是行为特徵。」
耿建清:「从卷宗看,我没有发现帝城和宁城两案的受害者,有过相同或者相似的行为。」
陈益:「我们推测凶手的动机具备隐秘性,那麽想要找到动机肯定没有那麽容易,至少表面上看不出来,需要深层次去分析。」
耿建清:「等你们支队全面调查完当前的案子,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过程中如果有重大发现,随时给我打电话,对了,还有一件事。」
陈益:「耿叔想说……帝城案是否为第一案?」
耿建清的眼神中流露出欣赏:「没错,这件事需要落实,在没有抓到凶手之前,我们无法知道他到底杀了几个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