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祝由是心理暗示?那我有个小发现(月票加更)(1 / 2)

第552章 祝由是心理暗示?那我有个小发现(月票加更)

「祝由术,我当然知道,你怎麽又对这玩意儿感兴趣了?」孟济民听到方言这麽说,立马就压低声对着他问道。

要知道这玩意儿弄个不好,就得被打成封建迷信的。

要是在其他地方聊的事儿,他还不会这么小心,但这里可是协和医院。

里面的医护传出去,那事儿就可大可小了。

方言看到孟济民这么小心,为了让他放心,也就压低了不少声音,对着孟济民说道:

「今天在整理《御修医方类聚》的时候,发现里面不少零零碎碎的祝由术,我觉得这玩意儿以后大概率不会公开,但就这麽丢掉又觉得有些可惜,就想问问你有没有兴趣?」

听到方言说的话,孟济民表示:

「其实我早就注意到那里面的东西了,当时你没空,我们校验工作推动不了的时候,我便没事儿翻起了那些东西。」

「不过这玩意儿没地方可以试,而且祝由术从上古时期开始流传,但大多数用这些的都是些鸡鸣狗盗之徒,仗着学习了一些祝由术的皮毛,骗吃骗喝,骗财骗色,更有甚者存有害人之心,应用所学的祝由,坑人害人。」

「我感觉棒子抄的那些,不一定有用,没准也是从什麽地方道听途说记录下来的。」

说罢他对着方言问道:

「你想想看我们正统的医书上,记载的祝由术医案有几个?」

方言听到这个问题,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收录了祝由诸法。

《济阴纲目》书中记载了使用祝由进行临产调理,《厘正按摩要术》记载了使用祝由治疗小儿惊啼丶眼疾等。

不过这些书籍,方言感觉更多是心理暗示一类。

孟济民这时候也说道:

「比如清朝《续名医类案》里记载的故事……」

「韩世良诊治一位女子,该女子与母亲感情十分深厚,在她嫁人之后母亲就去世了,此后她因为思念母亲过度而生病了,病症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容易疲倦,总是嗜睡,胸部和胃脘部感觉烦闷,整日里神情恍惚,用药治疗却没有效果,韩世良查看病情后表示,这个病是由于长期思念导致的,不是靠药物就能治好的,当时当地的民俗非常迷信女巫,女巫会通过装神弄鬼来言说祸福,被称作「卜童」。」

「于是韩世良就让女子的丈夫假装花钱贿赂女巫,让女巫假托女子母亲的口吻说:「你和我前世有冤雠,所以你才托生到我这里,就是为了害我,而且你的命克我,我死都是因为你的缘故。现在我在阴间想要找你报仇,你生病变得神情恍惚,实际上就是我做的。生的时候是母子,死了却成了仇人。」女子听到这番话后非常生气,愤怒地说:「我因为思念母亲才生病,母亲反而要害我,我还有什麽值得去思念的呢。」从此之后就不再思念母亲了,而她的病也渐渐好了起来。」

孟济民拍着大腿:

「你说这医案,说白了不就是心理暗示嘛?」

说罢,他想了想又举了一个例子:

「还有清朝俞震撰写的医学着作《古今医案按》里面写的祝由术医案,说是有次城里一位男子在姻亲家饮酒过量,醉得厉害,之后被安排在一处装饰华美的房间休息,半夜时,他因为醉酒后口渴,想要喝水却找不到,便用嘴吸食了大概一碗马槽中的水。」

「结果等到天亮一看,发现马槽里全是小红虫,这让他心里陡然一惊,此后心中一直为此事郁闷,那种惊恐的情绪郁积在心里消散不去,感觉胸中好像有东西堵塞着,胃脘也顿时出现闭塞不通的症状,随着日复一日的胡思乱想丶疑虑重重,渐渐地就患上了噎膈病,四处求医都没能治好。」

「后来吴球医生为他诊治,知晓他的病是因疑虑而起,于是就把红色的线剪成类似布条的形状,再将两粒巴豆和饭一起捣烂,把红线放入其中,做成十多颗药丸,让病人在暗室里服下这些药丸,又提前在便盆里放好水,没过多久病人就开始腹泻并坐在便盆上,泻出的东西看起来就像布条一样在水中荡漾,吴球医生打开窗户让病人亲眼看到,从此病人的病就解除了,经过后续调理后便痊愈了。」

孟济民对着方言说道:

「这说白了还是做的心理暗示,一内一外,一药一心理,共同作用疏导原本郁结的气,使得脾胃等脏腑的功能障碍得以解除,噎膈之症也就随之而愈了。」

方言摸了摸下巴,没有回应孟济民,反而对着他问道:

「那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啥问题?」孟济民问道。

方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