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2(2 / 2)

但这个在时?间尺度上入侵现实的神秘存在,却连个空间

限制都没?有。好像你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被它盯上!

“影响范围广这一点,其实我有预料……”

正因为此?,李文才会在第一时?间让其他分局注意警戒。事实证明,他的预警很有必要。

这七个案例中,两人已经死亡。

昨天有一人出去钓鱼,失足落水后溺亡。

今天的死者,本身是个癌症患者,收到死亡预言后相?信死期已至,自己跳楼了。

剩下的五个人,对?应的分局都派出了清理?员暗中保护。他们?都想顺藤摸瓜,揪出异常的根源。

李文将最近资讯分享到了队伍群组中,“你们?看这几起?死亡预告,有没?有发现什么??”

10月29日的两起?预告,当事人都收到了快递。

两人的快递中分别放着A4纸和餐巾纸,预言都来自一周后,也都是本人的字迹。

但10月30号的五起?预告,当事人都只接到了电话。

很诡异的是,当时?手机上显示的是【自己】的电话号码,还没?有被当成广告电话拦截。

有人还是将其当成骚扰电话挂掉,但很快它又孜孜不?倦地响起?来,还没?办法将这个号码拉进黑名单。

当他们?接起?来之后就?发现,电话那头响起?的是自己的声音。

“当你接到这个电话时?,我已经死了……”

这种?事情?简直让人毛骨悚然好吗!

但大部分人还是理?智的:现在有那种?AI合成语音的技术,被提取了足够多的语音素材后,就?可?以合成你的声音,多用于诈、骗,最好不?要理?睬。

当他们?挂掉电话后,就?没?再接到第二?个、第三个电话了,手机上也没?留下对?应的通讯记录……

眼镜分析道:“我觉得这里面包含了一个规律,就?是传递信息时?,必须让本人意识到做出预告的是本人。”

不?管是字迹、影像还是声音,都在充分传达【我是本人】这一信息。

否则的话,为啥不?直接用打印出来的文档?为啥不?直接发短信、发电子邮件?

“当人们?意识到是【本人】在传递死亡预告时?,更容易产生恐惧。而利用恐惧彻底建立【联系】,恐怕也是这个异常事件的机制之一。”

张薇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还有乔乔之前说的【信息载体】的问题!”

“信息载体?嗯,没?错,这说明那个异常适应了无纸化办公。”神算讲了个冷笑话。

虽然笑话有点冷,但好像确实是29号和30号之间最明显的差别。

这个差别不?能说是“省了快递费”:因为这七个案例还要再加上本市的两个案例,今天的乔时?是有收到快递的。

但“无纸化办公”就?比较贴切了:乔时?收到了快递,但里面没?有手写纸,而是一个光盘。

这个信息载体的变化,还隐隐符合技术迭代的趋势:纸张、光盘、手机……

或许,这也是本次异常事件的规律之一?

“等一下,你们?已经默认了我收到的光盘是正好在纸张和手机两种?介质之间的了,是吗?”

“呃,好像不?太能确定。只是感觉这么?排很合理?。”

“那说不?定是笔迹、声音、画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