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7章 河洛兴治(1 / 2)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3448 字 1个月前

第1357章 河洛兴治

之前东西对峙时期,河洛地区作为双方反覆争夺的主战场,也免不了久经战争的摧残,一直等到当时的西魏彻底占据河洛之后,战争才远离了这一片区域,使得河洛地区获得珍贵的休养生息的机会。

转眼数年时间过去了,如今的伊洛平原上虽然还残留着一些过往战争所残留下来的痕迹,诸如具有军事职能的烽燧堡垒的物,但民生秩序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恢复与发展,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李泰是在新年过后自长安赶往洛阳,沿途道路上景致虽然多有寒荒,但主要还是时令所致,实际上的气氛已经要远比战争年代好得多。就连最为崎岖的崤山山道上都增加了许多往来的行人客货队伍,沿途也增设了许多驿站与馆舍。

这当中既有官府所修造的,也不乏民众私建的客栈。可见随着战争的结束与河洛民生的恢复,人货往来的现象有所增长,行途获取补给与休整的需求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增长。

等到舆驾队伍自新安东出汉关,视野豁然开朗,所见到的田野风物也更加的喜人。尽管当时还是冬闲时节,但旷野间已经到处可以看到已经充分经过开垦翻耕的土地,只待入春之后天时转暖,便可以直接放犁耕垦了。

过往那些出于军事目的而所设立的烽堡,如今也已经分拨给乡野民众居住使用。但大概是发自心底对战争的厌恶,那些民众们宁可选择其他地方重新建造屋舍村邑,也不愿意居住在那些不知埋葬了多少人命的烽堡中。

没有了人气的滋润与养护修葺,那些原本颇为坚固的烽堡很快便开始残破坍塌起来,有的仅仅只剩下了一些土夯的墙基短垣,有的甚至就连遗迹都已经被荒草淹没,过往需要许多精勇将士搏命作战才有可能夺取下来的要塞,如今则被百姓们弃若敝履。

再往东面行去,洛水便出现在了视野当中,河道整体都得到了拓宽修整,包括眼下都还在趁着枯水期进行配套的堰埭设施的建造,以确保新的一年里洛水既能满足通航运输的需求,同时又能支持更大规模的垦荒耕作生产。

早年间河洛地区的居民或是被强迁到河北地区的邺城周边,或是为了躲避战乱而逃入周边四面的山野地带,整个河洛平原上可谓是民不聊生,除了一些东西双方的军镇驻兵进行屯垦与放牧生产之外,普通民间生产者几乎绝迹。

如今战争的阴霾总算远离这一片天空,所谓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尤其河洛地区本身的地理位置与耕织基础就非常优越,在必要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保障之后,甚至都不需要官府进行劝耕奖农,便有大量的民众开始自发的组织起生产。

起码在从新安汉关到洛阳城这一路上,李泰都没有见到大面积的土地撂荒,过往那些荒芜的土地再被重新开垦成了良田,并且早已经进入了正常的良田耕种丰收的循环当中。大大小小的村落分布在洛水的两岸,每至饭时便炊烟袅袅,那画面要远比过往的烽火狼烟祥和的多。

一座雄大的城池是区域内人事资源能否集中调度使用的重要标志,而原本的洛阳城早已经损坏在了战火当中,仅仅只剩下了金墉城之类寥寥无几丶充当军事职能的据点。

随着河洛地区的生机恢复,重修洛阳城也成了加强对河洛地区统治和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不同于之前针对长安城进行整体规划丶集中建造,短短数年便投入使用的节奏,朝廷针对洛阳的营建节奏要和缓一些。

早在西魏霸府收复河洛之后,重修洛阳便被提上了日程。毕竟洛阳作为北魏古都,尽管已经荒废多年,但对时流而言还是有着颇为浓厚的象徵法统传承的意味,这样的意义哪怕在大唐取代西魏之后也并没有削弱多少。

不过当时东西战争还没有彻底结束,故而霸府也只是提出了一个框架构想,并没有集中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建设,搭建起了一个框架并设立起相关的规令之后,便任由民力参与进来进行建设。

汉魏时期的洛阳城主要位于北邙山下与洛水北岸这一片区域之间,依山傍水的格局固然是颇为宜居,但这一山一水也对城池的继续发展造成了客观的限制,故而此番在重新规划的时候,便选择了历史上隋唐洛阳城的格局,城池主体横跨洛水,北面留作宫苑官署等预备用地,南面则作为居民里坊。

因为朝廷暂时还未往洛阳城投入太多,故而北面城池的建造速度要远远落后于南城的营建速度。南面的城池里坊都已经逐步形成了,但此番李泰前来巡视洛阳的时候,却仍还需要居住在金墉城中,也的确是有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