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英名难久(1 / 2)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6765 字 2个月前

第1245章 英名难久

魏军分布在河北诸路人马当中,博陵这一路算是推进最为迅速的,主将乃是开府元景安,率领着三千精卒,离开邺城后便一路向北而来,沿途收聚响应和愿意归顺魏军的河北豪强部曲,当抵达博陵的时候,队伍人数已经扩大到了七八千人之多。

这一支队伍之所以推进如此迅速,一方面是随着冀州信都城被攻克之后,这一路上便不再有坚城为阻,另一方面则就是这一支魏军的策略得当,对于沿途郡县招抚得宜。

主将元景安旧年便出仕于东魏北齐,还曾一度担任高欢的亲信都督,对于河北人事了解也比较深。

随队同行之人也多有类似的出身背景,长史崔治平出身博陵崔氏,乃是李泰表兄崔谦的长子,旧年崔谦跟随贺拔胜辗转各方,崔治平则与父亲失散丶留在了河北,一直到了数年前才有机会跟随卢叔虎等人前往关西。

除此之外,还有出身陇西李氏的数名成员,李泰的堂兄李诵丶李倩之的侄子李仲膺等等,他们也都是后来才前往关中,另有出身三卫儿郎的崔弘度丶韦世康丶郑译等人。

这个阵容可谓是非常的可观,既有元景安这种宿将,也有崔治平等熟悉河北局势的关东世族,还有一干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壮儿郎,一路长驱直入,很快便抵达博陵。

「此番能够顺利入据博陵,长史等奔走联络乡人义士甚是有功。诸军徘徊于后,唯我一枝独秀,待到事定论功,诸位也必名列大功功簿!」

对于自己这一支人马取得如此优异的成果,元景安也是颇感欣喜,在进入博陵城之后,便对崔治平等一干人等笑语嘉勉道。

崔治平闻言后便也微笑说道:「河北乡人失治久矣,贼齐恃其骄兵悍将,一味压榨乡里丶侵吞人货,如今遭遇险情,各自惜身自守。幸在主上仁义垂怜,分遣某等抚慰乡里,乡人渴治,所以奔走来投,我等也不会只是顺势而为罢了,还是不可轻生自矜傲慢之想!」

同行的李诵也叹息说道:「今我军虽然进势迅猛,但所行经并非险要所在,亦无勇据雄城之功。如若就此止步,等待后路师旅追及,难免就浪费了此番速进之功啊,也辜负了那些聚众来投丶意图创功的河北义士!」

的确虽然他们推进的很迅猛,但一路上也没有经历什麽像样的战斗,没有拿下什麽重要的军事据点。如果不能在当下这一优势的基础上有什麽大的立功,等到战后论功行赏,单凭跑得快这一点能够获得的功劳奖赏怕也有限。毕竟进据博陵之类的成就,主要还是靠的当地乡人举义响应。

「是啊,元开府!还是应当创建大功,才不辜负此番主上遣使丶某等奋进至此的机遇!邺城还有数万师旅苦盼未出,某等至此却无所斩获,事后难免要受嘲讽。」

崔弘度等三卫儿郎们更是无所畏惧,盼望着能够大战一场丶创建大功。

元景安受此乐观的氛围影响,便也从善如流的笑语说道:「自博陵向东便是瀛州,向西则是定州,皆是齐国大邑雄城,依你等所见,应当向哪一方拓取?」

众人一路行来,对于敌情也都有所了解。坐镇瀛州的乃是北齐临淮王娄定远,其人贪婪又无能,只因外戚的身份而得用,就任瀛州之后也是荒废州务丶唯知聚敛,早已经在瀛州搞得民怨沸腾,如今整个河北都是人心大乱,瀛州境内的情况必然更加的混乱。

但是定州那里坐镇的北齐宗室南安王高思好却比较精明勇猛,再加上定州本来就是六州鲜卑的大本营,故而所拥有的兵力想必也并不弱,是一个比较棘手的目标。

一番分析对比下来,进攻瀛州似乎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是瀛州就有点偏离大军眼下推进的路线了,他们诸路人马主要还是为了清扫从邺都到井陉这一路上的障碍,冲到博陵都已经有点超出了这一范围,若再前往瀛州则偏离更远,在解决掉井陉和晋阳的北齐武装力量之前,有点节外生枝。

当然,如果能够顺利拿下瀛州,可以据此封锁住幽州等地北齐军队南下救援的通道,也并不能说没有意义。只不过,定州与瀛州相距不远,而且还拥有着比较可观的兵力,如果在他们攻打瀛州的时候救援瀛州,无疑就会让他们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

如果选择进攻定州的话,单凭他们这一支人马力量恐怕有些不足,而且定州距离井陉并不算远,井陉的北齐驻军也未必就会坐任他们攻打定州而不加援手。

尽管之前一路进军很是顺利,可是接下来再想继续推进,无论往哪一个方向都比较棘手。元景安在与一众下属们商讨一番之后,还是决定暂时不要轻举妄动,一边继续招抚响应魏军的乡人义士来壮大队伍,一方面向后路师旅传递资讯,如果后方师旅赶得及冲上来与他们配合行事,再作推进无疑就会顺利得多。

就在元景安决定暂时停下向前推进的步伐时,却又有一桩变故发生,有定州方向的来人投书军中,表示愿意投降魏军丶并且在城中密谋举事响应,配合魏军里应外合的夺取定州。

收到这一书信之后,元景安心中自是大喜,但也并没有太过轻信,而是召集崔治平等人商讨投书而来的赵郡李氏众人是否可信。

关东世族关系盘根错节,彼此间都有着或远或近的亲戚情谊,这或许不足以将他们联合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但是彼此间进行交流自然要比别人有效率得多。

像是这一次投书至此的赵郡李氏李孝贞,他的姑姑便嫁给了荥阳郑氏郑道邕丶即是郑译的母亲,换言之郑译与李孝贞乃是表兄弟的关系。

另一个李祖钦的母亲乃是崔谦的姊妹,同样也是李泰的表姐,李祖钦与崔谦之子崔治平同样也是表兄弟,崔治平当年与父亲失散时还曾经一度借住在赵郡李氏家中,彼此间关系自是比较亲近。

赵郡李氏相对于其他关东世族,在北齐处境要更好一些,像是李祖钦的姐姐李祖娥便是文襄帝高洋的皇后,其他北齐宗室也多与赵郡李氏联姻。而且赵郡李氏乡资远比其他世族更加雄厚一些,当年高欢进入河北时,赵郡李氏李元忠便对其多有资助与奔走之功。

其馀世族则多多少少有点反应迟钝,配合度不高,诸如崔宣猷之父崔孝芬更是在孝武西奔后被高欢迁怒所杀。

眼下西魏虽然已经是横扫河北,但在晋阳武装力量还没有解决之前,也不能说大局已定,因此赵郡李氏来投奔魏军的热情整体上并不高。李氏郡望所在的赵郡也只有一些乡里豪强来投,甚至魏军进据赵郡的时候还动用了一些刀兵,由贺若敦亲自率军推进。

李孝贞等人既然有意来投,却没有留在乡里迎接王师,反而是转移到了定州城,这多少让人有点怀疑。但其书信中也写明了原因,主要还是镇守定州的南安王高思好太过跋扈凶残,对他们诸多打压迫害,才逼得他们不得不想办法自救,遂生投魏之心。

这理由倒也说得过去,毕竟在此之前魏军也有接纳投诚而大获成功的先例,诸如范阳卢氏卢正山更是直接将其女婿都给卖了来换取包容庇护。李孝贞等人既受高思好欺压,而今魏军在河北又是声势浩大,他们选择来投也是顺理成章。

无论如何,这总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元景安等人本来就有心再创更大的功勋,对此自然不肯错过。不过定州乃是六州鲜卑大本营,他们也有些担心李孝贞等人在定州的势力和影响力都太薄弱,不能做出有力的响应,所以也仅仅只是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加以联络,而并没有直接付诸行动。

魏军送往定州城的回信,自然第一时间便送到了高思好的手中,眼见鱼儿已经上钩,高思好也是兴奋不已,一边着令李孝贞等人继续加强联络,一边也将相关的情况往井陉方面汇报,希望段韶能够配合行事。

段韶虽然镇守井陉丶等待魏军主力的到来,但也希望能够通过一场举步的胜利来挫败一下魏军在河北高涨的声势,于是便调派给高长恭一千精卒,着其配合高思好行事。

李孝贞等人为了能够立功自保,自然也是极尽蛊惑之能来引诱这一支魏军上钩,并且表示愿意接应一支魏军小队进入定州城来,一方面证明他们对定州防务有一定的掌控力,另一方面也能增加举事时的力量。

沟通到了这一步,元景安等人心中疑虑更少,也担心再作犹豫不决的话可能会发生不好的变数,于是便也开始调聚人马向定州城方向进行移动。崔治平更是主动请缨,希望前往定州城进行内外联络。

不过眼下队伍当中有着许多博陵当地的豪强部曲,还需要崔治平进行沟通联络,于是便选了另一个表弟郑译前往定州城与李孝贞等人汇合。

郑译倒也并不胆怯,在已经有了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当即便率领几十名精卒向着定州城方向潜入。在定州这里有心配合的情况下,一行人自是顺利的进入了定州城见到李孝贞丶李祖钦等人。

郑道邕早年便追随孝武帝一起进入关中,郑译也出生在关中,对于李孝贞丶李祖钦这些表哥们自然也不怎麽熟悉,见面之后也只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对他们鼓励说道:「唐王今番来伐,便是为的彻底攻灭贼齐。表兄等能够不惧眼前的贼势丶敢于迷途知返,着实令人欣慰。此番功成之后,待到征师凯旋,表兄等随军入朝受赏,我一定先以家书奏告阿母,阿母闻此想必也是高兴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