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商原大学(1 / 2)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3330 字 2个月前

第1213章 商原大学

营建新都的人事框架搭建起来,可以围绕这个项目自主运转起来之后,李泰便也不再继续留在长安盯守,只是着令相关人员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向自己汇报项目进度,然后他便再次返回了同州上阳宫。

这一次,卢柔等一些久在朝中之人也一起来到了霸府,除了在霸府之中担任文翰工作之外,卢柔此番来到同州还身担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负责李泰儿子的教育。

去年李泰便以儿子启蒙作为理由丶与北齐的使者进行感情交流的契机,但其实他儿子李晋去年还没有正式接受启蒙教育。

此番李泰前往长安,本来是打算把儿子安排在龙原学馆中进学,但想到这小子年龄毕竟还太小,离家太早固然能够养成一定的独立性格,但眼下还远不足以独立处理复杂的人事关系,对于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接近还是做不到分辨甄别,于是便决定还是先放在身边几年。

回到霸府之后,他先带着儿子来到了商原别业,自然是受到了一众乡邻的热情欢迎。如今的商原风物景象繁荣如故,但在李泰发展初期所建立的榨油丶制墨丶冶铸等工坊陆续搬离了这里,转而兴起果蔬精培丶精油调制等等对于环境和人工压力都更小的行业。

如今的商原百姓所拥有的人事资源绝不止乡里所见,乡里子弟们早已经在唐王的率领下分布于天南海北,安居乐耕者或在本乡丶或在陕北山南等地扩地成庄,生活殷实富足。喜欢读书治学者或在商原庄上接受初级的教育,然后便负笈游学于四方,长安丶襄阳等地全都可见这些学子足迹。

壮志立功者那就更不用多说了,商原子弟早已经成了关中府兵的中坚力量,勋着于朝丶名传乡里。或仕或商,各自也都活跃得很。

李泰虽然日常便居住在不远处的上阳宫,但因平时公务繁忙,再加上如今出入侍卫警跸的卫队规模不小,频频出入乡里多有不便丶难免会惊扰到乡居百姓,所以也不怎麽频繁往来商原。

此番重回乡里,趁着儿子日渐晓事,他便带着儿子游走在乡间,一边向其讲述自己当年只带几十随从入乡立足治业丶智斗乡豪等事迹。

这倒不是为了通过自己的事迹来对儿子进行忆苦思甜的教育,而是单纯的显摆。这小子年龄还不大,跟他讲什麽军国大事丶争霸天下,凭其阅历和知识还无法理解,可是乡里风物历历在目丶乡情热切真实可感,那就好理解得多了。

果然江陵乐在跟随老子于乡里逛了一圈之后,望向他耶的眼神中加倍的崇拜,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才明白原来自己父亲远比自己想像中还要更加的伟岸!

李泰回到商原当然不只是为了培养迷弟收割情绪价值,他是打算继续将儿子放在乡里接受启蒙教育。

商原的学堂从很早便建立起来,最开始是用来教育庄人子弟和若干凤等寄养在此处的小子们,这麽多年一直持续下来,主要是由李渚生等留守乡里的家人们管理。

李泰虽然邀请表哥卢柔来做儿子的启蒙老师,但其实他并不怎麽希望儿子只接受经书礼义那一套的教育,幼年到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好奇心最旺盛丶接受能力最强的一个年纪,在这一个年纪里形成什麽观念丶养成什麽习惯,往往都能影响人的一生。

相较当世那些饱学鸿儒,李泰在学术上确实有点不学无术,但是讲到少儿启蒙等初阶教育,那也是很有经验的,毕竟有若干凤丶李雅和柳昂等小子练手。这几个小子学业如何暂且不论,但无论性格还是上进心都是在及格线以上的,这也让李泰对自家儿女的教育比较有信心。

如今的商原学堂规模更胜往昔,多有乡人主动捐输物料扩建学堂,使得这学堂成为如今商原上规模最大丶最为气派的建筑,当然李泰家的商原庄也因此被侵占大半。若非破野头当年量地的时候多走了一段距离,如今庄地怕是都要不够了。

如果说长安的龙原学馆因为有着时流荟萃丶藏书众多,传统学术氛围比较浓厚,那麽商原学堂则就显得比较野路子了。

李泰当年在乡里通过改善各种工艺和工具所营造起来的新产业,给乡人们所带来的冲击可谓是无与伦比。而关中作为多年的文化荒漠,倒也没有太浓厚的重经轻术的风气,实用主义比较流行,既然是有确实的利益可行,那就大大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