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三生结缘(1 / 2)

隋朝的棋局 高月 3382 字 1天前

第367章 三生结缘

进入皇宫后,又是漫长的等待,一直等到下朝后,百官都走了,重臣们陆陆续续赶到百福殿,婚礼这才开始。

崔羽被杨丽华牵着手来到天子杨广和皇后萧氏面前,杨丽华笑道:「穿着喜裙不方便跪拜,施个万福礼就行了。」

崔羽盈盈施个万福礼,杨广笑眯眯道:「真是朕的好儿媳,希望早生贵子,给朕添一个大胖孙子!」

崔羽俏脸一红,微微欠身,萧皇后从手腕上取下一串宝石手炼,递给崔羽道:「这还是你夫君孝敬我的,我再转赠给你吧!就当是见面礼。」

崔羽接过手炼,再行一礼,「谢母后恩赐!」

杨广点点头,「婚礼马上开始了,快去准备一下吧!」

崔羽又施一个万福礼,退了下去。

天子和皇后坐好,婚礼便开始了,皇室婚礼讲究仪式感,庄严肃穆,和民间的热闹喜庆完全不一样。

大殿很空旷,众人都远远坐了一圈,虽然张灯结彩,色彩艳丽,但殿内太大,还是显得空旷肃穆,殿中间扎了一顶青庐大帐,里面张灯结彩,摆满了各种喜庆吉品,正中上方挂了一个斗大的囍字。

青庐大帐中间摆着一张桌子,司仪高喊一声,「新人行结发礼!」

在鼓乐声中,一对新人牵着彩缎出来了,中间扎了一个彩球,他们二人的服装艳丽华贵,十分令人瞩目,在两边热烈的掌声中,两名宫女将他们引导到了桌前。

结发礼是汉人成婚三礼之一,极为重要,一般由最年长的女性家人主持。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在两名宫女的搀扶下来到了桌前,老太太王氏是崔家唯一还健在的庶祖母,正妻早早病逝,崔家几兄弟都是她养大的,崔家上上下下都把她视为祖母。

不过她长年住在长子崔弘度的府上,很少露面,萧夏只听说过,却也是第一次见到。

老太太七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所有崔家子弟娶妻出嫁都是她操作结发礼,她很熟练地从萧夏和崔羽头上各剪下一络头发,打了个结,笑眯眯把两人的手放在发结上。

「你们虽然血脉不通,但长发相结,将你们的心连在一起,从此心心相印,不离不弃,恩爱到老。」

两人一起向老太太躬身施礼,众人响起热烈的鼓掌声。

司仪杨恭仁又高喊道:「行第二礼,合卺礼!」

几名宫女托着金盘上前,盘子里是清酒丶匏瓜丶瓜刀和红绸带,合卺礼还是由老太太执礼,但多了两个助手,男方家一人,女方家一人,也都是至亲长辈,男方家是姑母杨丽华,女方家是母亲郑氏。

匏瓜就是苦葫芦,也可以用苦瓜,越苦越好,寓意着同甘共苦,郑氏很熟练地切开匏瓜,又给匏瓜的两个柄上系了一条红绳,杨丽华则给两个瓢内注满了酒,

老太太又笑眯眯道:「瓜虽苦,心却甜,莫看此瓜一季生,夫妻相聚三生缘,同甘共苦在酒中,共度人生一百年,小两口喝了吧!」

「谢谢祖母!」

崔羽端起瓜瓢,白了萧夏一眼,萧夏也连忙笑道:「谢谢祖母!」

他也端起瓜瓢,两人瓜瓢相碰,将酒一饮而尽,郑氏又将瓜瓢合二为一,用红绳紧紧绕住。

众人退了下去,宫女把桌子也搬走了,司仪高声喊道:「第三礼,行拜礼,请新人准备,一拜天地!」

萧夏带着崔羽走到大殿门口,跪下向天地叩拜,随即起身回到青庐大帐,司仪大喊:「二拜高堂!」

大帐内已经排好了座位,正面坐着天子杨广和萧皇后,左面坐着崔弘舟和妻子郑氏,右边坐着杨丽华和老祖母王氏。

老祖母王氏原来没有,天子杨广感动老太太的白发苍苍,和蔼可亲,护佑崔氏五十年,让杨广想到了自己去世的母后,他特地要求临时给老太太增加座位,杨丽华邀她和自己同坐。

萧夏带着崔羽给三方亲人一一跪拜磕头。

司仪高喊,「夫妻对拜!」

两人跪下,给对方磕头,四周掌声热烈起来,这就代表着他们正式结为夫妻。

司仪高喊道:「最后行撒帐礼!」

撒帐礼是祝福礼,民间成婚时亲戚朋友绕一圈,将铜钱和糖果洒向小帐,但皇宫不是,皇宫是由百名宫女行撒帐礼。

六名长辈从青庐大帐里出来,宫女开始放下了帐帘,小夫妻二人在大帐内牵手坐下。

百名宫女一起拾起穿了红带的金钱向大帐抛去,一边唱歌。

「撒帐东,帘幕深闺烛影红,佳气郁葱长不散,画堂日日是春风;撒帐西,见说黄金光照吉,今宵巫山一相逢,来岁龙凤添双喜;撒帐后,夫妇和谐成佳偶,从来夫唱妇相随,莫作河东狮子吼」

在宾客热烈的掌声中,司仪再次高喊,「礼已毕,送入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