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穴皇城内的大火慢慢的被浇灭,当张栾站在太极殿前时,他昂头望着阴黑的天穹,任由雨水肆意的拍打在自己脸上。
「张前辈,辛苦了!」天武皇帝带着一众将领来到张栾的身后。
张栾回过神来,转身抱拳一礼,「拜见下!」
天武皇帝见此,脸上露出压抑不住的笑容。
他望着前面的太极殿,皇城的后宫被烧了一大片,但前面的太极殿丶文华殿丶武英殿等却依旧完好,看着是那麽的雄伟,哪怕是在磅礴的大雨之下,这太极殿依旧显得气势磅礴。
回想当初,他不过是一个山匪头子罢了,那是谁能想到有一天他能站在太极殿门前,坐在那高高在上的皇位之上。
「走吧!雨太大,我们先进去避避雨!」
说着,他大步流星的走进了太极殿。
进入太极殿,天武皇帝看着那龙椅,更是露出了贪婪的神色。
不过他毕竟是个心志坚毅的人,只是呼吸间,他那贪婪的目光就变成了坚定的目光。
他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任何推辞,直接跨步走向龙椅,一屁股坐在龙椅上。
跟随进来的将领们见此,双目大亮。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也不知道是谁领的头,总之很快一众将领就纷纷跪下,高呼万岁。
张栾和剑乘风看到这一幕并没有露出不满的神色,只是淡淡的笑着,当然他们是不会下跪叩首的。
别说眼前的天武皇帝,就算是大荣的历代皇帝,也没有让先天武者下跪即首的先例。
他们攻下了京都,这意味看他们拥有了开国建朝的资格。
虽然之前天武皇帝已经称帝,但说实话,他之前称帝多少有些儿戏,完全就是自嗨。
可现在不一样了,天武皇帝入主京都,坐在了龙椅上,是真正的开国建朝。
此时天武皇帝很高兴,「诸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
虽然眼前这些将领都是出身草莽,但此时他们在这太极殿内倒是像模像样的,跟真正的勋贵官宦没有太大的区别。
当然,他们之前也是有过排练的,毕竟他们早就拥有自己的朝堂了,
只是天武皇帝的高兴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在一众将领站起来的时候,太极殿外突然传来一道喊声。
「报!」
一名身穿铁甲的将领带着湿哒哒的雨水来到殿前,禀报导:「启禀陛下,辽东密探传信,辽东杨氏有异动!」
天武皇帝闻言,倒是没有太多的惊异,只是问道:「有何异动?」
「半月前,辽东杨氏调动重山镇各营兵将南下,同时北海水师已经南下,封锁了濡河河道,蓟州已经进入了戒严状态,似乎正在备战!」将领回道。
他的话说完,张栾和剑乘风都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天武皇帝的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重山镇和北海水师南下,其中代表的意味不用多说,肯定是来找他们的。
不过他的凝重与张栾和剑乘风的凝重不同,他只是将辽东杨氏当成了一个普通的敌人。
辽东杨氏,江南庆王,南疆镇曲氏丶云岭镇郭氏丶安西镇孙氏,这些在他眼中都是一样的。
就在大梁进攻京都的时候,各方势力也没有闲着,首先是陈恒昌打下了福海省大半的府县,其次是云岭镇郭氏终于忍不住了,开始对南云省和藏原动手了。
接着是安西镇孙氏也在朝着割据政权演化,他们也开始吞并乌思镇了。
眼下这场乱世已经进入了最混乱的阶段,诸多地方割据政权出现,各地的豪族和江湖势力纷纷下注加码。
东南也好,西南也罢,凡是有兵有权的势力都忍不住要下场了。
当然也包含处于东北的辽东杨氏。
唯独西北稍微消停了一些。
不过西北的肃州镇和陇北镇消停,不是因为他们没有野心,而是因为他们无力割据。
他们把陇原三省祸害了一遍,可是他们自身也受到了不少损失。
再加上如今陇原三省被大梁占据,且民生凋,而肃州镇和陇北镇多荒凉之地,没有陇原三省输送各种物资,他们只能缩着脑袋舔伤口。
其实安西镇和乌思镇与肃州镇和陇北镇的情况差不多,大荣西北和西边的四个边镇都是比较荒凉的,民生不兴,物资匮乏,一直都需要大荣朝堂输送钱粮和物资。
但安西镇和乌思镇强的地方就是他们之前并没有参与战争,所以他们目前还能自给自足,并且还能腾出手来做些其他的事情。
所以孙氏孙云波才起了心思,掌控安西镇之后,准备再拿下乌思镇。
而在天武皇帝眼中,辽东杨氏和这些边镇的勋贵家族都是一样的。
他刚刚打下了京都,此时正是心气最高的时候,根本不将辽东杨氏放在心中。
之所以会面露凝重之色,也仅仅只是因为接下来他们需要继续战斗。
天武皇帝不了解辽东杨氏,可张栾和剑乘风了解啊。
「陛下,重山镇大军南下必须要慎重对待!」张栾开口说道。
剑乘风也点头附议道:「没错,辽东杨氏绝非一般势力,若是他们也有争霸天下的野心,我们必须要小心应对!」
天武皇帝露出讶异的神色,要知道之前他们面对京都,张栾和剑乘风都没有如此慎重,可现在面对辽东杨氏,他们两个却都说要小心应对。
这让他有些难以理解。
其实这也不能怪天武皇帝小瞧辽东杨氏,实在是这些年杨家太过低调了杨正山将杨家搬到星月岛之后,除了与杨家亲近的势力外,大荣绝大多数人对杨家都不甚了解。
其实就算是与杨家亲近的势力也对杨家的势力了解不多。
如宁国公府丶常平侯府丶海昌伯府等等,他们都只知道现在的杨家应该很强,但具体强到什麽地步,他们却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连他们都不了解杨家的具体实力,更不要说其他人。
而之前大荣朝堂上的重臣也只知道辽东杨氏把控辽东,不尊朝廷调令,
但说实话他们对辽东杨氏的了解也不是很多。
杨正山已经离开大荣二十年了,杨承业一直住在重山镇,而且他还不是重山镇的总兵。
很多人都知道辽东杨氏的名号,但真正了解辽东杨氏的人并不多。
天武皇帝出身草莽,在张栾投靠他之前,他连大荣朝堂上诸多重臣的名字都不知道,更不要说低调的杨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