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一生的目标(1 / 2)

第552章 一生的目标

凌烟阁外,又下起了大雪。

陛下正独自一人在凌烟阁内,年迈的杨内侍就拄着拐杖站在凌烟阁外,不让别人打扰到陛下。

这位杨内侍从武德年间就一直侍奉皇帝一家了,这麽多年过去了,他已年过七十,即便年迈了,还侍奉在皇帝左右,至今已是第三位大唐皇帝。

每年腊月或者是过节的时候,陛下都会来凌烟阁告慰过世的李唐功臣。

直到凌烟阁的木门被重新打开,发出一些木质摩擦的吱呀声。

提着灯笼的杨内侍才言道:「陛下,晚膳都准备好了。」

李承乾颔首走下凌烟阁的台阶,一众内侍也急忙忙走入凌烟阁去收拾好,再将这里恢复原样。

风雪落在这片宁静的皇宫中,皇宫内总是萧条的,如今的皇宫还有很多殿宇荒置,放眼整个皇宫中,只有两仪殿灯火通明。

李承乾走入两仪殿内,就见到小鹊儿正在教导孟极与年幼的弟弟,于菟自顾自坐在一旁正在看着一卷书。

见父皇回来了,于菟来了兴致,问道:「父皇,晋王叔被魏王叔骂了?」

苏婉给丈夫取下了披着的大氅,又瞪了眼好管闲事的儿子。

平日里于菟就很忙,可即便再忙,他也总是会对别人家的闲事好奇。

还是如小时候一样,母后一瞪眼,于菟就害怕地低下了头。

家里有这麽一个严母,李承乾倒觉得轻松了许多,又道:「你魏王叔听说晋王叔为了造东西花了很多银钱,光是铜料与铁料反反覆覆就花用了数百贯,算上他的作坊与铁匠,前前后后有三两千贯钱了。」

于菟低声道:「铁料与铜料不是可以反覆烧铸吗?」

带着弟弟们的小鹊儿走来道:「皇兄,每一次煅烧之后使用一段时日,再重新熔铸之后就不如之前了。」

之后于菟又问她是怎麽知道的。

小鹊儿的学习能力很强,涉猎也很广,上到星象下到地理她都学,甚至是史学与数术都是她擅长的。

现在的大唐还没有分科,不过在支教相关的书籍中已隐隐有文理两科的意思,不过李承乾也担忧以后多一些别的学问,比如说较为少见的春秋学派,又或者是黄老之学……

现在的大唐学派还是很繁杂的,也有很多有用没用的偏门,也不能一概而论全部打死。

百家争鸣的确是好,不过对社稷的治理来说如果不能成一家之言,那就尽可能增加一家之言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一定要十分强大。

一家人用过晚饭之后,李承乾陪着儿子走在皇宫的夜色中,听着于菟的讲述,又想着当初汉武帝为何天人三问。

可能就如当年爷爷所言的,那时候汉武帝刘彻恐怕真的没有想要独尊儒术,只是与董仲舒私下谈了一番,后来就被人说成了天人三问,就有了独尊儒术。

李承乾无声一笑。

「父皇在笑什麽?」

「你太爷爷还在世的时候,他总是能够将人世间的事看得很透彻。」

说起太爷爷,于菟失落地低下头。

看着儿子沮丧的模样,李承乾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去吧,回东宫吧。」

于菟刚往东宫走了两步又回头,道:「父皇,儿臣能当好皇帝吗?」

「嗯,你身边有这麽多人帮你,你怕什麽。」

他这才又抬头走向东宫。

李承乾依旧站在夜色中,身边只有杨内侍提着灯笼,风吹过的时候,灯笼也在晃动。

「陛下,雪大了。」

「嗯。」

李承乾点点头,走回了两仪殿,当年爷爷还在世的时候,那时的于菟才记事不久,他就是在爷爷的膝下开始记事的。

现在爷爷也过世了,舅爷也不在了,不知为何,总是觉得心中空落落的。

重新回到两仪殿内,宁儿捧着一迭乾净的换洗衣裳问道:「于菟可回去了?」

杨内侍回道:「回宁妃,太子已睡下了?」

宁儿又道:「陛下,鹊儿还有些题不会做,还望……」

「朕去看看她。」

苏婉正在教着鹊儿解题,李承乾来到两人的身侧,目光看向了纸张上的题,这是一道很复杂的几何数术题。

这种题对苏婉来说也很难,她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勉强掌握一些运算。

光是看纸张的笔迹,李承乾就知道这是临川给她出的题,都是当年在东宫自己教出来的弟弟妹妹,谁的字一眼就能看清楚。

多看一眼,李承乾也没再看了,而是坐在一旁看着当年来济老先生编写的国史,正经的国史是不能随意更改的,手中这一卷只能说是副本,真正的原本还在来济老先生手中。

史学家的标杆都是司马迁,因此当年司马迁的精神追求,也就是来济老先生现在的追求。

翌日,天还未亮,宫里的人都已准备好了,不论寒冬酷暑,陛下都会按时睡醒晨跑,两仪殿的殿门稍稍打开一些,陛下就从门内走了出来。

只见陛下深吸一口气,便开始在寒冷的早晨开始跑步。

大雪还未停,陛下一边跑着口中吐着热气,也在这个时辰,漆黑的天开始变得灰蒙蒙,直到天际越来越明亮。

只可惜今天还是雪天,细雪有一些没一些地飘着,看不到东方天际的那一片蔚蓝,也看不到第一缕晨光。

皇后与宁妃也醒得尤其早,因为今天是长孙皇太后的六十大寿。

一大早宫里宫外就开始忙碌,天刚刚亮长安城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南诏使者为长孙皇太后献上了一膄铜制的大船,这膄被数百个民夫拉着,一路拖向承天门。

狄仁杰看着南诏使者送来的奢华之物,这艘船通体是用铜锻造,而在上方的船帆分明是用金子做的。

再之后是突厥使者送来的贺礼,那是上万匹战马,其中还有九匹白马。

新罗使者献上了满满一车的东珠。

西域各地的使者一起到了长安城,他们送来了一尊玉质的雕像,雕像上没有面容,但华贵的衣着彰显的正是长孙皇太后,这是一块完整的玉石,足足有一人高雕刻而成。

甚至还有与南诏纠葛多年的真腊与骠国也送来了贺礼。

年迈的阿史那社尔带着他的突厥孩子来到了承天门前,朝着太极殿行大礼。

吐蕃,小勃律,葱岭诸地,还有新任的塞人王,甚至是波斯人,也有愿意与大唐放下恩怨的大食人,甚至今年还有高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