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岱山制造(2 / 2)

晚明风华 戈昔 6495 字 24天前

摇着鼓风机的学徒满脸油汗,搬运铁料的学徒喊着号子,老师傅们看着流出来的铁水,发出一个个指令。

「刺啦一一」铁水流进冷却池,水汽翻腾,白雾蒸腾。

「还不行!」担任炉长的老师傅喝道,「这一锅不行,再回一次炉!」

也有担任炉长的老师傅说道:「好了!这一炉是好铁!轧!」

大明的炼铁早有成熟体系,虽然理论落后,可技术上仍然很先进。朱寅只不过是改进了一些关键技术,并非推到重来。

所以这些工匠改进技术也能很快上手。

朱寅看到,合格的铁都是轧成百斤一块,整整齐齐的堆放在一边。

每一块铁,上面都烙上了炉长的名字。

这些合格的成品,正被军械厂的学徒装运,拉到军械厂去制造火器丶刀枪丶箭头丶盔甲。

每拉一批铁,军械厂的人就会给炼铁厂的帐房开一张收据。

朱寅走近看着一块刚出炉的铁,伸手摸摸,兀自有些烫手。但是能看出来,是好铁。

铁虽然不是钢,可质量还是能用肉眼判断出来的。

色泽如何丶有没有起泡丶声音脆度,都能看出端倪。

眼前这些铁,色泽十分均匀细致,表面氧化层是灰黑色,没有起泡,表面光滑。

如果是不好的铁,就没有这种光泽度,要麽灰白灰白,要麽乌黑黯淡。

「好铁!差不多等于五火熟铁了吧?」朱寅点头笑道,「这铁用来造大炮丶火枪,质量够了,

不易炸膛。」

戚继光道:「一出炉就抵得上五火,的确没的说!当然是好铁!」

朱寅知道,这种质量的铁,是西方十八世纪以前能造出来的最好的铁了。

他等于是提前了一百年。

至于钢---华夏早就能造,明朝也能炼钢。但如今整个世界范围内炼钢的成本很高,高到无法普及。

不夸张的说,用钢制造火器比用铜更贵。朝廷怎麽用的起?

明朝可怜的财政,根本无法用钢这种材料来制造军器。

朱寅搞出来的铁,不是最好的东西,却是成本上最有性价比的东西,可以普及使用。

明朝的好铁,需要生铁出炉之后,经过长达五次的反覆锻打,十斤生铁打到只剩下三斤才算好铁,称为「五火熟铁」。

在这个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人工丶时间丶铁料丶燃料,价格是刚出炉的生铁的二十倍!每斤成本高达0.17两白银!

可是这种五次淬炼的「五火熟铁」只算合格的军用铁,还不能用来做盔甲。

如果要做盔甲,需要再锻打两次,达到「七火」,成本升到每斤铁0.2两白银。

要能做合格的火枪枪管,就需要十次锻打,这就是所谓的十炼钢了。成本飙升到每斤0.27两。

所以朝廷造炮,宁愿用铜也不愿意用「十炼钢」,因为这种十次回炉锻打的铁,比铜更贵!

可是朱寅造出来的铁,不需要锻打,一出炉就相当于「五火熟铁」,能省多少成本和人工?

成本节省了七八倍!

这就是厉害之处了。

戚继光抚须笑道:「比西域镔铁还是要差些,可比佛郎机人的铁好。咱们造炮,就不需要用铜了。」

西域镔铁之所以好,倒不是炼铁技术有多强大,而是铁的原料天生就好,出炉的铁不需要锻打就是好铁,锻打几次就是钢了。

丁火根提醒道:「大帅,节帅,我们的铁矿不够了,接下来如果在吕宋开矿,需要花费很多时日。若是要省时,那就只能在大陆去买了。『

「买吧。」朱寅毫不犹豫的说道,「去佛山直接买生铁,省工省事,就是比买矿石贵。」

他知道吕宋是缺铁矿的,而且铁矿质量也不好。

菲国的铜矿和金矿储量倒是很丰富,世界排名都很靠前。可惜都是深矿带,古代开采难度太大。

对朱寅而言,吕宋最多的价值还是农林资源丶人口资源丶战略位置。

离开了炼铁厂,朱寅又去了军械厂。

有了合格的好铁,军械厂根据朱寅的改进之法,终于造出了当今最先进的加农炮。

如今已经铸造了四门,每门重达四千多斤,发射四十斤的弹丸。上面还有早期的瞄准装置。

大炮的造型,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红衣大炮,而且还是成熟期的红衣大炮。

张说道:「炮都试过了,能打三里远,威力之大比洋夷的大炮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刻钟的工夫,熟练的炮手能打六炮。」

朱寅一算,大概两分半钟发射一炮。这个速度对于前装大炮而言,已经很快了。

这种大炮太过沉重,陆地野战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装在战船上,就是大杀器了。

接着,朱寅终于看到了新造的燧发式火,和他之前画的图纸几乎一模一样,上面还能装刺刀。

枪管是朱寅改进的钻孔机钻出来的。铁本来就是好铁,又是用的钻孔枪管,可见质量如何。

用了钻孔机,每个熟练工匠每月能钻出三根枪管,效率比之前提升了三倍。

燧发装置的弹簧片,也用锁匠的办法造出来了。

如今,军械厂每个月可以制造两百支燧发枪,眼下总共造出了上千支。

用的弹药,也是朱寅设计的定装弹药。

燧发枪其实早就发明了。只是因为燧发装置不成熟,可靠性差,所以没有取代火绳枪。

直到五十年后,燧发装置成熟了,西方才普遍换装燧发枪。

朱寅使用了后世成熟的燧发装置,也就提前五十年造出了可靠性高的燧发枪。

朱寅拿起一支崭新的燧发火枪,一种踏实无比的安全感涌上心头。

因为优待工匠,又不惜成本,岱山造的发枪十分精良。虽然成本肯定不便宜,但非常值得。

丁火根一脸敬服的说道:「节帅真是天纵奇才啊,这燧发枪可比之前的火强多了。「

「以前的火,明军用的动辄炸膛,火手都不敢用。能用十次八次不炸膛,都是运气了。』

「就是洋夷造的火枪,虽然很难炸膛,但雨天就不能用,一刻钟最多打六枪,瞄准也难。」

「可是这燧发枪更难炸膛,雨不大也勉强能用,一刻钟能打九次,瞄的也更准,插上短刀,还能当予用。」

『造价嘛,也就四两多银子,比明军火贵不了太多。」

戚继光说道:「好是好,但仍然不能替代刀枪弓箭。一刻钟发射九次,可是九分之一刻的工夫,甲兵能冲锋百丈远,骑兵能冲锋两里。」

「可是火枪二十丈外就不能破甲,五十丈外就无法伤敌。更别说百丈丶两里了。」

「而且,一旦雨天就难以使用。对火药弹丸的消耗也很大,需要很多骡马运输弹药。」

朱寅闻言,顿时沉默不语。

义父说的对啊。即便他造出了燧发枪,可取得的优势也很有限。

火枪手发射一次的时间,最少需要一分钟,甚至两分钟。

而且五十米外就很难破甲。百米外杀伤力也很小了。

这是什麽概念?就是你只有打一枪的机会。你一枪打完,敌人也冲到眼前了。

更别说对后勤的依赖有多大。

所谓的三段射击,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丁火根也点头道:「的确如此,但火枪手比弓箭手好训练的多啊。火枪手一个月就是熟手,补充也容易,弓箭手呢?起码三年。善于白刃搏杀的精锐,三年都难以训练出来。」

「就算一个拼一个,火枪手也能拼的起。一个农夫训练十天半月也能干掉一个精锐。或许,这才是火枪最大的优势?」

朱寅叹息一声。丁火根说的对,这的确是黑火药火枪的最大优势了。

至于可靠性,杀伤力和火力持续,并不能压制弓箭。

淘汰骑兵的是现代枪炮,不是燧发枪啊。

PS:我对技术丶火器这些东西不太感兴趣,也缺乏太多了解,所以这一章写的很累,写的也很辛苦,但又不能省略,总要交代一下,抱歉,蟹蟹指正。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