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这笔收购赚大了!(1 / 2)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8635 字 1个月前

第507章 这笔收购赚大了!

陈凯戈写《小鞋子》的剧本挺有感觉,他身上有那种文人的感性和信马由缰,《小鞋子》温情丶内敛的风格其实正匹配他。

不过他写剧本的那些毛病也很难改,动不动就要长镜头丶看不懂的隐喻丶莫名其妙的对白,再来点煽情,完全将自己的优势掩盖。

趁着今天无事,林朝阳大刀阔斧的给他的剧本来了一次全面「手术」。

看着林朝阳的大笔不断挥舞,陈凯戈的心都在滴血,这可是他写了半年多的剧本啊!

「你们是导演,不是编剧,剧本可以参与,但不能主导。

导演写剧本,除了极少数成功的案例之外,大多是失败的。」

林朝阳这话说的是两个人,实际指的就是陈凯戈,他总是高看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才能。

陈凯戈今天信心满满而来,结果却被打击的体无完肤,灰心丧气应了一声。

「凯戈,你的剧本其实不错,不过你林叔对你的要求跟一般的导演不一样,

你是要冲击欧洲三大电影节的。

剧本必须要精益求精,来不得半点马虎。

这部电影好好磨一磨,估计明年的西柏林电影节是来不及了。到时候冲击坎城或者威尼斯,把握才更大!」

刚在林朝阳那挨完巴掌,转头又在陶玉书这领了个甜枣,陈凯戈立刻兴奋了起来。

眼神忍不住瞟了章艺谋一眼,西柏林电影节不参加也罢,欧洲三大里面影响力最弱了。

等章艺谋和陈凯戈走后,林朝阳问陶玉书:「你这麽忽悠凯戈不太好吧?

+

林氏影业对于冲奖影片是有规划的,今年章艺谋的《红高梁》参加西柏林电影节,拿了金熊奖,超额完成任务。

许鞍华的《寄生虫》拍摄进度一直不快,参加坎城电影节有些紧张,陶玉书乾脆安排这部片子明年再上夏纳。

正好可以保持一年一部重头冲奖戏的节奏。

《寄生虫》和《小鞋子》都是林氏影业出品的片子,不能自相残杀,若论重视程度,《寄生虫》肯定优于《小鞋子》。

所以《寄生虫》去了明年的坎城,《小鞋子》要麽等明年的威尼斯,或者乾脆等到后年。

「我这怎麽能算是忽悠呢?这叫规划未来,既然是规划嘛,肯定多少有点偏差的。」陶玉书的语气理直气壮,甚至倒打一耙,「要不是你把他打击的那麽狠,我也不至于这麽说。」

林朝阳暗自腹诽,难道画饼这事当了老板后都是无师自通的吗?

陈丶章二人走后,家里难得清静。

昨晚陶玉书舟车劳顿,夫妻俩早早就睡了。今天总算有了些时间,陶玉书将最近几个月林氏影业的发展情况分享给了林朝阳。

电影现在仍旧是林氏影业的主要业务,自去年12月《赌神》大爆,林氏影业最近这半年可谓爆款频出。

《赌神》3629万港元丶《无敌幸运星》2041万港元丶《富贵再逼人》2580万港元丶《赌圣》票房3955万港元丶《精装追女仔2》2139万港元半年里林氏影业几乎月月有新片,每一部电影都近乎称霸同档期。

势头之猛,令人叹为观止。

仅仅半年时间,林氏影业本埠票房便累计达到了1.6亿港元,加上外埠票房,

累计票房逼近4亿港元。

这个外埠票房占比比前两年提高了不少,原因当然是因为拿下了湾岛市场。

《赌神》和《赌圣》两部影片都是林氏影业通过皮包公司出品的,可以卖到到湾岛去,影片在湾岛的票房比在本埠还高,合计砍下了8200万港元的票房。

值得一提的是,《无敌幸运星》和《赌圣》两部作品大爆,周星驰咖位直接飞升。

在林氏影业内部,大家都把《赌圣》视为《赌神》的续集,但外界并不知道,普遍认为这是《赌神》的跟风之作。

可就是这样外界人眼中的一部跟风之作,票房表现却硬是压了原作一头,无形中也让周星驰压了周润发一头。

前两年娱乐记者常喊「一周一程」,指的是香江电影圈最具票房号召力的两位巨星周润发和程龙。

最近这两个月,「一周一程」变成了「双周一程」

虽然这种叫法还没有获得大部分人的认可,但有人开始喊了,只要之后周星驰再能出几部票房不错的片子,这个称呼就基本作实了。

电影的票房成功只是公司发展的一方面,最近半年公司也招揽了不少人才。

艺术顾问方面,今年公司又多了一个王天林。

王天林是王晶的父亲,纵横电视丶电影领域,谈不上是什麽天纵奇才,但不管是导演还是监制,下限都很高。

在这一点上,父子俩可谓如出一辙。

林氏影业现在摊子铺的越来越大,同时在拍的项目甚至超过了10部,正需要他这样的定海神针来辅佐。

导演方面,吴宇森和徐克因为《英雄本色2》的表现不佳闹了,陶玉书看中他在枪战片领域的才能,将他招至摩下。

吴宇森来林氏时,心里其实是有些后悔的,当年《英雄本色》上映后林朝阳就曾有意招揽过他,可当时新艺城如日中天,他并未在意。

时隔两年,林氏影业一飞冲天,他再过来,所受到的礼遇自然不可与当年同日而语,尤其是有王晶这里成功案例立在那里。

王晶现在可算是林氏影业千金市骨的成功典范,自加入林氏影业以来他的电影部部大卖。

不仅为林氏影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也为自己赚得了千万身家。

香江影坛现在一直疯传,王晶一部戏的票房分红高达15%。

实际上,王晶的收益不止于此,他分的不是票房收益,而是影片的整体收益。

而且他拍的每一部电影,王晶电影工作室都有参与投资。

王晶占电影工作室的三成股份,这些投资看起来不起眼,但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菲的收益。

现在的他,每拍一部电影,收益至少300万港元起步,鲜有失手,已经成了香江影坛的票房保障。

这两年不时就传出有电影公司挖角他的消息,可传来传去,没有一次是真的原因很简单,王晶不想走。

除了自己投资电影当老板,王晶离开林氏影业根本不可能赚这麽多。

可真让他自己当老板,必然要承担影片失败的风险,投资丶制作丶发行丶宣传每一样都要操心,还要去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

哪有他现在来的轻松,只需要负责拍片,成功了就是差不多电影的1/4收益进帐,简直不要太潇洒。

短短两年时间,王晶的身家就已经俯视香江电影圈绝大多数明星丶名导,在他之上的只有程龙丶周润发等少数几个顶尖的吸金王。

除了王晶之外,林氏影业的很多骨干力量也都乘着公司的东风发了家。

比如专精小成本喜剧的高志森,连续拍出了《富贵逼人》《富贵再逼人》两部口碑之作,以小博大,轻轻松松就赚了300多万港元。

还有杜琪峯,原来在新艺城连独立拍片的机会都快没了,来到林氏影业后拍出了票房大爆3000万港元的《阿郎的故事》,名利双收。

吴宇森出走新艺城,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必然。

这家从成立以来便内斗不断地电影巨头,之所以这麽多年一直能够持续不断的发展,说到底是利益的粘合。

只要公司能赚钱,大家就是再不对付,也总能互相适应的。

最近两年新艺城的内斗愈演愈烈,矛盾早已摆上桌面,新艺城三巨头各自为战,公司的发展形势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原地踏步了好长时间。

去年香江还在讨论影坛嘉禾丶新艺城丶林氏三国鼎立的剧本,可自88年开年以来,林氏一路高歌猛进,新艺城现在已经只能看到林氏的背影。

原本的三国鼎立,竟渐渐有变成楚汉争霸的局面。

春江水暖鸭先知。

新艺城当年起家靠的是一批有才华的电影人,这其中不仅有三巨头/七怪,还有众多骨干力量。

这两年三巨头互相内耗,底下的人也左右为难。

这时林氏影业趁势而起,钱多丶事少丶待遇高,顺理成章的成了许多在新艺城待的不顺心的电影人的好去处。

不光是吴宇森这个实力派导演,这两年林氏影业陆陆续续接收了不少出身新艺城的导演和编剧。

要票房有票房丶要人才有人才,林氏影业现在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陶玉书乐观的估计,差不多今年年底,林氏影业帐上的盈馀就足够还清东亚银行的贷款。

「3年期的贷款,你1年就还上?」林朝阳问。

「当然不是,我只是形容一下公司现在的赚钱速度,即便还了东亚银行的钱也不会影响公司的运转。」

说完了林氏影业的情况,陶玉书又谈到了玉郎机构这几个月的发展。

当初林氏影业收购玉郎机构,差点将黄玉郎送进监狱,玉郎机构内部一片兵荒马乱,都以为这个新老板入主之后必定会对公司内部进行一次大清洗。

只是证明,玉郎机构的人想多了。

陶玉书入主玉郎机构后,确实有清洗动作,但涉及的范围并不广,只清除了黄玉郎胞妹黄妙玲丶秘书梁婉媚等少数几个黄玉郎的死忠分子。

之后她又宣布给全体员工普涨薪资10%,这一打一拉之间,很快便掌握住了玉郎机构的局面。

度过了股灾和收购的兵荒马乱,玉郎机构逐渐恢复了正常的发展速度。

作为香江漫画的无冕之王,玉郎机构的垄断地位和赚钱速度无需多言。

早在1984年,玉郎机构的漫画业务营收便达到了1.12亿港元规模。

这几年公司的营收每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去年的营收已经逼近3亿港元。

而玉郎机构的漫画业务增长如此之快,原因之一是香江近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间接释放了青少年在漫画消费领域的购买力。

原因之二,是玉郎机构不断吞并香江本土漫画家,比如当年跟黄玉郎齐名的上官小宝,就在玉郎机构上市当年被黄玉郎收入魔下。

原因之三,是玉郎机构这两年大胆引入了不少日本漫画。

七十年代日漫崛起,香江漫画一度被日漫打的溃不成军。

最后香江漫画为了自救,师法美丶日漫画创作形式,引入了日漫的分镜头画法丶欧美的人体结构绘画方法,再融合本土的武侠小说,成功挽回颓势。

尤其是黄玉郎这个天降猛男横空出世,将香江漫画的创作和生产机制来了个打破重塑。

他将漫画制作流程进行细分,细化了编剧丶起稿丶钩头丶驳身丶填头丶嵌字等诸多环节,各个环节之间形成流水线作业。